港口幼儿园“师徒结对”教师听课记录表
|
班级: 中一班
|
|
|
|
执教教师: 沈艳红
|
时间: 2019.2
|
|
|
|
星 期: 一
|
|
|
|
|
|
|
活动名称
|
春天的电话(故事)
|
活动目标
|
1. 理解故事内容,对春天动植物产生的变化感兴趣。
2. 积极参加角色扮演,体验伙伴间互相关心、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
3. 感知故事中电话号码的排列顺序,初步找出其中的规律。
|
活动准备
|
1. 《幼儿画册》,配套挂图,配套音频。
2. 相关角色的头饰,数字卡。
|
活动过程
|
1. 观察表现春天和冬天的两幅图片。
启发幼儿比较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,重点观察人的服装和小河、草地、鸟、花等的变化。
2. 教师介绍故事名称后,播放配乐故事录音。
3. 第二次播放故事时,可结合图片,按故事内容的顺序提问:
(1)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?你是从哪儿听出来的?
(2)小动物是怎样打电话的?谁给谁打的电话?他说了些什么?
(3)你发现在春天到来时,哪儿变了?(启发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小动物打电话的情节,丰富故事内容)
(4)小动物喜欢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小伙伴,你有新发现时能告诉小朋友吗?你怎样告诉他们?
4. 提供头饰、电话等道具,指导幼儿分别扮演角色,用打电话的形式表演故事。为减少记电话号码的困难,引导幼儿从这几个电话号码中发现规律,也可以让幼儿自己用数字卡排列电话号码,放到电话机旁。
|
总体评价 意见或建议
|
1、从活动中,我也发现孩子们的词汇量较少,从而阻碍了孩子的语言表达。因此在活动中,还是教师说得较多。2、孩子们的倾听能力还有待加强,如何让幼儿不重复回答问题也需要加强幼儿的有意注意。 3、教师的语气语态不够生动有趣,还需进一步锻炼。
|
|
|
|
|
|
听课教师:高婷
|
港口幼儿园“师徒结对”教师听课记录表
|
班级: 中一班
|
|
|
|
执教教师: 沈艳红
|
时间: 2019.3
|
|
|
|
星 期: 三
|
|
|
|
|
|
|
活动名称
|
小猴变魔术(看图讲故事)
|
活动目标
|
1. 理解故事情节,大胆想象,尝试创编故事情节,体会想象的乐趣。
2. 感受故事中想象变化的神奇,明白贪吃冷饮的坏处。
|
活动准备
|
《幼儿画册》,配套音频。
|
活动过程
|
1. 教师变小魔术,引发幼儿兴趣。
(1)你们看过魔术师表演吗?请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魔术表演。
(2)老师变两个小魔术,并引出故事。
有只小猴它也学会了变魔术,它会变什么呢?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。
2. 出示挂图,初步了解故事主要情节。
(1)教师出示挂图,讲故事。
(2)提问:
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?
小猴变出了什么?
这间房子是什么样子的?
小熊、小猪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房子?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?
(3)引导幼儿边看挂图边完整地讲述故事。
3.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。
(1)幼儿看《幼儿画册》讲述故事。
(2)提问:小猪为什么被送到医院?你能帮小猪和小熊想一个办法使它们变得凉快吗?
4.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创编故事。
(1)提问:如果你是小熊、小猪,你想让小猴变出什么?你会做些什么?
(2)幼儿自找朋友说说自己的创编。
|
总体评价 意见或建议
|
课程开始时,用一个小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,调动了他们的情绪,使他们的注意力能够集中起来,他们表现的也很好。
|
|
听课教师:高婷
|
港口幼儿园“师徒结对”教师听课记录表
|
班级: 中一班
|
|
|
|
执教教师: 沈艳红
|
时间: 2019.4
|
|
|
|
星 期: 五
|
|
|
|
|
|
|
活动名称
|
小灯珠亮起来(科学)
|
活动目标
|
1. 感知小灯珠和纽扣电池连接后会亮起来的现象。
2. 在观察、操作中让灯珠亮起来,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。
3. 对灯珠发光的现象产生兴趣,体验动手动脑带来的乐趣。
|
活动准备
|
1. 经验准备:幼儿玩过电动玩具。
2. 操作材料:教师一个“大蛋糕”,人手一个“小蛋糕”,纽扣电池,小灯珠,硬币等若干;集体记录表及图标。
|
活动过程
|
1. 出示亮着的蛋糕, 引发幼儿的兴趣。
教师:今天我收到一样礼物,猜猜是什么?蛋糕上什么在亮着?为什么会亮?
2. 探索蛋糕亮起来的秘密。
(1)引导幼儿观察小灯珠。
教师:小灯珠是什么样的呢?(2)引导幼儿观察纽扣电池。
教师:电池又是什么样的呢?它像什么?它和我们以前见过的电池有什么不一样?
教师:看一看它有几面?上面有什么?
小结:是的,纽扣电池有“+ ”号面和光面两个面。
(3)探索并交流如何让灯珠亮起来。
① 第一次操作幼儿自由探索,重点引导幼儿尝试让灯珠亮起来并观察亮起来的方法。
教师:你的小灯珠亮起来了吗?你是怎样做的,让小灯珠亮起来的?
教师听幼儿表述并小结记录。
② 第二次操作,幼儿再次尝试发现、感知灯珠亮起来的秘密。
小结:小灯珠长腿碰“+ ”号面,短腿碰光面,小灯珠就能亮起来。
|
总体评价 意见或建议
|
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,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,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。
|
|
|
|
|
|
听课教师:高婷
|
港口幼儿园“师徒结对”教师听课记录表
|
班级: 中一班
|
|
|
|
执教教师: 沈艳红
|
时间: 2019.5
|
|
|
|
星 期: 一
|
|
|
|
|
|
|
活动名称
|
五彩鸟(美术)
|
活动目标
|
1. 感受鸟儿的羽毛色彩的丰富和美丽。
2. 能用合适的材料和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鸟儿。
|
活动准备
|
1. 颜料,毛笔,纸盘,水彩笔,彩色纸,剪刀,糨糊,各种鸟儿的轮廓画,蜡笔。
2. 色彩鲜艳的鸟儿图片。
3. 制作一棵大树装饰在教室墙面上。
4. 《幼儿画册》 。
|
活动过程
|
1. 出示鸟的图片供幼儿欣赏。
讨论:你最喜欢什么鸟?为什么?你觉得什么样的鸟儿最美丽?为什么?
2. 幼儿展开想象。
如果你有一只美丽的、特别的鸟儿,你希望它有什么颜色的羽毛?长什么样子?
3. 提出绘画主题:五彩鸟。
(1)介绍操作材料和简单的制作方法。
手掌鸟:大拇指做鸟头,其余四指做鸟尾,手掌做鸟身,用毛笔蘸颜料在手掌上涂上五:彩的颜色,再印在纸上,添画眼睛,一只五彩鸟就完成了。完成《幼儿画册》上“手掌鸟”的练习。
纸盘鸟:将纸盘剪一半,当做鸟的翅膀。然后在两个三等分处各剪开一个口子,鸟的尾巴就出现了。再用彩纸剪出鸟头的形状,贴在前面,绘涂出五彩鸟。
剪贴鸟:根据想象,自己用彩纸剪贴五彩鸟。
涂色鸟:选择自己喜欢的鸟儿轮廓画,涂出五彩的鸟儿。
(2)幼儿自选绘画形式表现五彩鸟。
(3)将五彩鸟剪下来贴在大树上,装扮墙饰。
4. 幼儿互相评价作品,找出自己喜欢的鸟儿,并说出理由。
|
总体评价 意见或建议
|
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,结合主题活动,我设计了这一活动。,教学目标基本完成,幼儿参与度较高,完成“五彩鸟”色彩鲜艳,课堂效果比较好!
|
|
|
|
|
|
听课教师:高婷
|
港口幼儿园“师徒结对”教师听课记录表
|
班级: 中一班
|
|
|
|
执教教师: 沈艳红
|
时间: 2019.6
|
|
|
|
星 期: 三
|
|
|
|
|
|
|
活动名称
|
我们的家乡(社会)
|
活动目标
|
1. 通过调查,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,家乡有哪些特产。
2. 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。
|
活动准备
|
1. 幼儿已经和家长共同完成调查表《我所知道的家乡》。
2. 师生共同收集关于家乡的名胜及特产的图片、物品或宣传片。
|
活动过程
|
1. 介绍自己带来的“我所知道的家乡”调查表。
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。家乡有哪些好玩、好吃和有趣的东西可以向别人进行介绍。
(1)如果你到外地去,别人问你:“你是哪里人?从哪里来?”你可以怎么回答?
(2)为什么我们是××人?(我们的出生地在哪?我们生活在哪里?)
(3)说说家乡方言。
2. “夸家乡”讨论并分类。
引导幼儿围绕食品、名胜古迹、特产等方面对家乡进行讨论和分类。
(1)分别介绍自己知道的家乡有代表性的景点、特产等。
(2)边介绍边出示图片或实物,帮助幼儿理解。
3. 说一说,猜一猜。
让幼儿说说家乡的方言。辨认家乡的图片。
|
总体评价 意见或建议
|
整节活动下来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不多,虽然我们从小班就开始进行园本课程,但孩子们的了解也仅限于课堂上教师教的这么多,家长丰富的很少。
|
|
|
|
|
|
听课教师:高婷
|